“做一颗响当当的铁豆!”铁豆的微信个性签名上写着这样一句话——这是她对未来的期许,更是对自己的鼓舞。铁豆,本名师炜,是中国首位F1学院外卡车手。如今,她正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梦想,但她的赛道,从不限速;她的故事,未完待续。
过弯不减速,直道敢加速
在许多人眼中,铁豆近10年来的人生轨迹如赛车场中飞驰而过的高难度连续弯道。
从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毕业后,机关里的“铁饭碗”曾是她按部就班的第一站。从小喜欢大自然的她在业余时间里接触到了多项极限运动,这更加激发了她的天性。于是铁豆驶向了第一个弯道——告别海关,奔赴雪场。接连几个冬季,铁豆都把自己完全“浸泡”在雪场中。此外,她还考取飞机驾照参加世锦赛,潜水60米探险……从滑雪、潜水到攀岩、冲浪,铁豆渐渐在各种极限运动中找到了安放灵魂的妥帖之处。
她通过镜头记录滑雪和各类极限运动带来的快乐,意外地发现有网友在自己的激励下走向了户外。那时,她意识到通过短视频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自己。于是她萌生出向更多人推广、介绍极限运动的想法,第二条弯道随即出现:做短视频,成为自媒体博主。
为了呈现更多短视频精彩内容,铁豆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挑战。2020年,她与自由方程式赛车相遇。考到赛车驾照的那一刻,她灵魂深处的引擎被彻底点燃,第三条弯道出现了。赛车从此成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,一直到持续现在。
飞驰的人生,回顾起来,也有源头可循。
小时候铁豆就很喜欢玩《极品飞车》的游戏,不管是在电脑上还是在游戏厅,她都是伙伴中的常胜将军,“小时候我总说要是有一天能开真的赛车就好了,哪里想到梦想真的能实现。”
铁豆新闻学的专业背景,也为她成功“转弯”做好了铺垫。专注于自媒体领域后,大学专业知识也显示了优势,“我尝试用游戏或替代专业术语词汇来解释,提升内容的传播力。” 在她的抖音账号里,滑雪板排开的雪浪、健身房里高配重的训练、赛车过弯的风景,这些重新定义自己的内容在网上“激起千层浪”——六百多万粉丝为她点赞转发,一条关于F4方程式赛车的视频甚至收获了过千万播放的超高人气。
铁豆在抖音上分享赛车日常
每转过一个弯道,她都选择全油门加速。为了参加职业车手训练,铁豆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。去巴黎看奥运会的时候,她看上一款名牌包包,但转念一想,“这包都可以换一套轮胎”,随后又把包给退了。取舍之难,更在坚持自我挑战。一次,医生看着她的体检报告难以置信,“那是车跑,又不是你跑,怎么身体透支这么严重?” 而答案就藏在她累计45000公里的赛道里程里,藏在50度高温座舱中的汗水中,藏在为赛车练就的“金刚芭比”躯体里……
每到夏天,阳光下气温达39、40度,座舱内温度甚至超过六七十度。“连呼吸的空气都烫鼻孔,但这时还要做无氧训练,因为实际座舱环境是低氧的,还戴着头盔、头套。”赛车手需要在这样全副武装、高心率的情况下做出七八个动作判断,“要判断车辆机械是否到极限、赛道轮胎状况、对手情况,还要刹车、踩油门、升降档,甚至调车的参数,调刹车比……” 铁豆对自己也有着严苛的要求,“一个赛道假设有20个弯角,每个弯慢0.1秒,一圈就慢2秒,这在赛车里是天文数字,高手竞争的就是零点零几秒。”从模仿他人的刹车点、进弯方式到根据自身积累的车感和对车辆的判断,铁豆在一次次训练中不断进步。她说:“我现在能综合判断车辆、轮胎、自己和赛道,这是以前做不到的。”
将偏见甩入尾流
铁豆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儿,她的视频评论区里常常有人夸赞她“颜值高”“明明可走颜值赛道”。在许多人的观念里,女生开不好车,但面对这种刻板印象,她用行动回应:“我是跑‘F1赛道’的!”
一路走来,铁豆早已听过太多类似的质疑。
有人评论“副驾摆拍的吧?”对此,她只说:“方程式赛车只有一个驾驶位,哪来的副驾?建议所有女生都来开方程式——副驾再没人指手画脚!”有其他赛车手说“铁豆来,那我不来了,我怕她撞我”,她以幽默回敬:“人怕出名…怕撞嘛!”
有趣的是,近几年评论风向明显转变。铁豆说,“五六年前我刚开始玩赛车时,大部分人对网红的审美认识还停留在‘白瘦幼’,但疫情后这两年,大家接触健身、看到更健康阳光的身材后,负面声音少了。”铁豆认为,身体是能力的外化。她拿运动员吴艳妮举例,“有人说她腰粗,但作为田径运动员,核心力量是基本要求,需要腰腹长肌肉。这些都是大量训练换来的,有了这些才能赢更多比赛。”
抱着同事做深蹲训练、用脖子挂60多斤桶装水强化颈部肌肉以承受赛车高速过弯时产生的强大离心力——这种力量足以让未经训练者的颈椎严重受伤。当紧身赛车服勾勒出健硕的肱二头肌轮廓,那些“花瓶”的嘲讽不攻自破。
通过大量的锻炼,训练腰腹肌肉
“我很喜欢我的肱二头肌、粗脖子、还有斜方肌,”铁豆说,“当你的身体控制能力变强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,我拥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,我可以靠自己。”
但真正的反击永远在赛道。“回应偏见最好的方法是用实力重新定义美!”铁豆铿锵有力地说。2025年F1中国大奖赛的赛道上,铁豆以第十四名成绩完成第二回合正赛,成为中国首位在F1学院赛事完赛的女性车手。尽管首回合因赛车失控遗憾退赛,但当她驾驶赛车冲过终点时,看台上22万观众的欢呼声浪中,“铁豆加油”的横幅猎猎飞扬。
“有人发声,就会有改变的可能”
当铁豆第一次坐进方程式赛车的驾驶舱,她发现自己身体并不能很好适应XL号座椅,双脚悬空,甚至碰不到刹车踏板。铁豆说:“最开始国内的女性赛车手买不到合适的赛车鞋、赛车服,甚至连座椅都是XL号的,连刹车踏板的高度都不合适。”
铁豆意识到,这是一份系统性的性别壁垒。她引用《木兰诗》调侃道,“难怪当时花木兰她要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了”。
而在赛车场,更残酷的是生理差异:女性力臂更短,未考虑女性生理特征和力量的驾驶舱设计给铁豆上了第一课。在这个原本“属于男性”的世界里,一个女孩儿似乎很难“生存”下去 。
然而,这样的局面在女性车手集体的发声中有了转机。当“铁豆们”持续提出装备适配需求后,工程师团队连夜与欧洲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。于是,考虑女性特点设计的刹车垫块诞生了。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,承载着“铁豆们”太多的期盼与梦想,成为打破赛车界百年男性标准的楔子。所以,她更加积极鼓励女孩儿玩赛车。今年,她成立了一支名为“SHE- Power Racing”的女子车队,为女性车手争取更多机会,让她们以更低门槛、更经济的方式加入国内各项比赛。目前车队已参与23场赛事。谈到这里,她不禁骄傲地说:“第一场比赛我们作为场上唯一的纯女子车手车队,和男性公平竞争。在第一场排位赛拿了全场杆位,第二场宁波站拿了全场亚军。”
铁豆参加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
除了女子车队,铁豆的团队还联合国内汽车厂商及品牌为女性争取更多赛事席位,推动青少年卡丁车计划及培训体系,像金字塔一样,从底层建立体系和晋升通道,让大家更科学高效地接触赛车这项运动。
“她力量,”铁豆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车队名称时是自豪的,“能让人一眼看出是女子车队。”
2025年上海F1赛事直播数据显示,女性观众数量已经超越男性。从不适应XL座椅的“隐形人”,到用冠军证明女性力量的破局者,铁豆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。
当你全力发光发热的时候,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你点亮。
铁豆最初举起运动相机,只为记录自己御风飞翔的纯粹快乐。在抖音发布第一条滑雪视频时,她未曾预料那些飞溅的雪沫会化作治愈他人的星光。一位抑郁症男孩曾给铁豆发来私信,说自己因为看了她的视频,终于鼓起勇气站上雪板。看到私信的那一晚,铁豆睡得特别香:“我不仅在治愈着别人,也在治愈着自己。”
治愈的力量甚至是双向的。当她展示训练的肢体,评论区涌来女性健身者的共鸣;当她分享不同人生道路重燃斗志的过程,职场人看到破局的勇气。“每当我累到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就会打开抖音看一下评论和私信。”这些温暖的声音让她知道:热爱与奋斗本身就是意义;真正的美丽,源自对自己人生中每个决定的全力以赴。
“喜欢什么就赶快去做。”采访结束时,铁豆选择留下这句话和她爽朗的笑声。
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