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8年秋,刘少奇与妻子王光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首次来到了南京。此行,他们特意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,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。站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,刘少奇深情地对王光美说道:“几十年来,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,何宝珍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。”何宝珍是刘少奇的首任妻子,他们曾有着深厚的感情,然而,遗憾的是,刘少奇未曾见过她最后一面。
何宝珍比刘少奇小四岁,1902年出生于湖南道县梅花镇桂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家境的贫困使得她在十几岁时就被送到地主家当丫鬟,为了生存,她不得不忍受艰辛的生活。在地主家的小姐上私塾时,何宝珍借机自学,偷偷阅读,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,最终远超了那个小姐的学识。湖南道县女子师范招生时,地主家为她报名考试,但却用的是其女儿的名字。何宝珍顺利被录取,然而她并没有机会再继续学习,这让她深刻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与残酷。
即便如此,何宝珍没有放弃读书的希望。1914年,在亲戚的帮助下,她得以进入县女子小学读书,并在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女三师。在校期间,她接触到了《新青年》、《湘江评论》等刊物,受到新思想的熏陶,深知封建制度的压迫与束缚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,何宝珍积极参与组织活动,带领同学们在街头表演话剧,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。
展开剩余81%1922年,20岁的何宝珍通过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,并担任了省立女三师团委书记。她因反对校长欧阳骏的腐化行为,组织学生反对,公开揭露欧阳的种种不良行径,最终被欧阳骏开除。被迫离开学校后,何宝珍在共产党员张秋人的引荐下,来到了长沙清水塘,找寻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支持。她在这里与毛泽东和杨开慧相识,并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。毛泽东和杨开慧得知何宝珍没有亲人,便邀请她到湘区委员会设立的自修大学免费学习,这段期间,三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。
通过毛泽东和杨开慧,何宝珍结识了刘少奇。刘少奇早在1921年加入共产党,何宝珍与他相识时,他刚从苏联归来。1922年9月,毛泽东将刘少奇和何宝珍派往安源共同领导工人运动。在安源,刘少奇领导工人进行大罢工,担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,而何宝珍则在工人俱乐部担任教员及书报委员会委员。两人的革命理想和目标使他们迅速互生好感,感情也在一起奋斗中日益加深。
1923年初,何宝珍光荣加入共产党,同年春,她与刘少奇结为夫妇。婚礼在他们共同奋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简朴举行,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,但这场婚礼象征着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承诺。婚后,两人继续投身革命工作,辗转于广州、武汉、上海等地,始终并肩作战,生死与共。
何宝珍为刘少奇生育了两个儿子刘允斌、刘允若,以及一个女儿刘爱琴。然而,为了方便开展革命工作,这对夫妻不得不忍痛将年幼的孩子送走。长子刘允斌被送回老家,女儿刘爱琴则寄养在汉口一户支持革命的工人家庭。1932年,刘少奇因党的安排撤离上海前往中央苏区,而何宝珍则继续留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,身边只有小儿子刘允若。
那个时候,上海的革命环境变得异常严峻,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使得许多革命同志处于极大危险之中。何宝珍化名“王芬芳”,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,积极营救被捕的同志。她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关注。1933年3月的一天,何宝珍在街上行走时察觉到被跟踪,灵敏地避开了敌人,但回到家中却被一群特务围住。在匆忙中,何宝珍把小儿子刘允若交托给房东太太,并低声嘱托:“以后会有人来接孩子的,麻烦您帮忙照看几天……拜托了。”那天,何宝珍被捕。
何宝珍被关押在南京国民党模范监狱,与其他被捕的革命同志如帅孟奇、夏之栩等人关在一起。她在监狱中巧妙地掩护自己的身份,一度成功误导敌人。直到1934年,一个被捕的女干部受酷刑逼供,泄露了何宝珍的真实身份。敌人得知她是刘少奇的妻子后,开始对她施加严刑拷打,逼迫她透露秘密。然而,何宝珍始终坚守信念,忍受了无数的折磨,坚决不泄露任何情报。
敌人终于决定处决她。1934年10月,何宝珍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,结束了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,享年32岁。此时,刘少奇仍在江西、福建等地带领工人运动,为革命事业四处奔波。
刘少奇和何宝珍夫妇为革命奉献了无数,甚至与他们的三个孩子也因革命事业而长期失散。周恩来一直关注此事,并为寻找何宝珍的孩子们付出了巨大努力。1938年春,周恩来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中,终于通过一名黄包车夫的帮助,找到了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。当时,刘爱琴被卖给一个富裕家庭做童养媳。经过一番努力,周恩来派人将刘爱琴接回,并安排她在延安与刘少奇团聚。
刘爱琴回到延安不久后,哥哥刘允斌也从湖南宁乡被接到延安,与刘少奇团聚。后来,党组织又找到了何宝珍的小儿子刘允若,将他从流浪生涯中接回来,并带到父亲身边。刘少奇与失散多年的孩子们团聚时,激动不已,涕泪横流。
刘爱琴长大后,成为河北师范大学和北京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俄语教师。刘允斌则在1946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学习核放射化学,但于1967年去世。刘允若则被选送到苏联学习,后成为导弹设计专业的专家,1977年去世。
2016年4月2日,刘爱琴来到南京雨花台,向烈士纪念碑前的母亲何宝珍致敬。她深知,母亲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而这份牺牲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光辉。没有革命,就没有牺牲;正是这些无私的英雄,为了守护更多的“大家”,放弃了自己的“小家”。英雄虽逝,英魂永在!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